如何建立 AI 客服知識庫?Alta.DI 為例

在台灣搭建 AI 客服的成本、風險與導入路線圖全攻略

Alta.DI
22 Oct 2025

我常被企業主管問到:「要怎麼把分散在客服人員腦中的知識,系統化成可被 AI 使用的 FAQ 知識庫?」這篇文章用專業但好懂的方式,帶你一步一步完成 AI FAQ 知識庫 建立,並解釋為什麼必須搭配 RAG(檢索增強生成)與良好的維運治理,才能讓 AI 客服又快又準、可追溯、可擴充。

為什麼企業需要 AI 知識庫

1. 為什麼企業需要 AI 知識庫?決策者關心的價值

降低 AHT、提升 FCR(決策者最在意)

  • 把常見問題與標準答案整理成 FAQ 知識庫,AI 即時回覆或給座席「建議回覆」,AHT 明顯下降、產能釋出。多份研究指出,導入結構化知識庫與自助服務後,AHT 常見可下降 15–30%,FCR 亦有提升(幅度視產業與流程成熟度)[1][2]。
  • FCR 與知識庫品質高度相關:答案清楚、可被 AI 正確檢索到,顧客一次搞定 [3]。跨 LINE 官方帳號、FB、IG、官網 Live Chat 等多通路共用同一知識,體驗一致不走鐘 [4]。

從 FAQ 到 AI 知識庫:什麼時候該升級?

  • 當你需要語意理解、多輪對話、動態內容組合時,應從靜態 FAQ 升級到 AI 知識庫(RAG);若還需要執行操作(查詢/修改資料),則需進一步整合 AI Agent 功能

對應 Alta.DI 功能:

  • AI 知識庫+RAG:語意理解、多輪對話、動態內容組合與來源引用。
  • AI Agent:可串 CRM/ERP/訂單系統,完成查訂單、改地址等動作。
AI 客服 FAQ 知識庫 建立 步驟

2. FAQ 知識庫 建立步驟:以 Alta.DI 的實作做法

我會用「收集 → 分類 → 撰寫 → 介面 → 多通路 → 更新 → 回饋」的順序實作,以下步驟可直接作為你的內部 SOP,亦與 KCS(Knowledge‑Centered Service)方法一致 [5][6]。

收集常見問題

來源:工單、通話錄音、LINE/FB/IG 留言、站內搜尋、Sales/客服回饋。先處理近 3 個月高頻與高時耗問題。

分類與結構化

以主題分群(產品、訂單、帳號、退換貨、技術),加標籤與同義詞(例:「退貨/退貨流程/退貨政策」)。Alta.DI 可設定搜尋權重與相似問題合併。

撰寫清晰答案

  • 模板:一句結論+三步驟行動+注意事項;附證據連結或政策段落,方便 RAG 引用。
  • 禁語庫:避免 AI 語氣偏離品牌或觸及敏感字(價格保證、醫療療效等),降低法遵風險 [5][7]。

介面與搜尋體驗

目錄+搜尋+相似問題推薦;標題清楚、內文條列與小標,提升命中率。

多管道整合

同步到 LINE 官方帳號、FB/IG、官網 Live Chat 與座席工作台;同一套知識同時支援對客與 Agent Assist [4]。

定期審核與更新

設內容負責人與審核人,版本控管與變更日誌。

用戶回饋機制

  • 在 FAQ 下方加上「這篇有幫助嗎?」的回饋,以及「缺少什麼內容?」的收集欄位。
  • 用報表看「有幫助率、搜尋無果、熱門查詢詞」,每週滾動調整。
AI 客服 RAG

3. RAG 檢索增強生成:讓 AI 回答更準、更可追溯

RAG 是什麼(白話版)

  • 先檢索、再回答:AI 在回答前,會先從你的知識庫(或文件)找到相關內容,再生成答案。
  • 好處是「降低幻覺(亂講)」、「附上出處」、「回答更貼近你的政策與說法」 [8]。

Chunking 與向量索引:實作關鍵

  • Chunking:文件切成 300–800 字元段落,保留標題與欄位標註,命中率↑、Token 消耗↓ [9]。
  • 向量索引:以語義相似度檢索;再用關鍵字條件與 Reranker 二次排序,兼顧廣度與精準 [10][12]。
  • 繁中優化:同義詞與詞彙正規化(例:「退貨/退回/商品退換」);向量庫可用雲服務或自建(Milvus/Weaviate)[11]。

如何降低「幻覺」與風險

  • 信心分數門檻、不足即轉人工或引導 FAQ。
  • 限定引用來源,敏感議題採「摘要政策+轉人工」。
  • RAG 檢索與排序的把關可有效抑制幻覺與誤答 [8][12]。
  • 特殊專業場景(如法律、醫療諮詢)避免使用 AI 回答。

Alta.DI 的實作重點

  • 多格式上傳:支援 PDF、Excel、CSV、純文字等,並自動進行段落切分與欄位標註。
  • 來源引用:AI 回答會附上文件名稱與段落,顧客與主管都能快速驗證。
  • 同義詞與斷詞優化:針對繁體中文與在地用語調校,提升檢索命中率。
  • 可視化報表:命中率、答案覆蓋率、成本/答比(每次有效解答的平均成本)一目了然。

簡單例子

  • 顧客問:「如何退貨?」→ RAG 先在「退貨政策」與「常見問答」文件找到對應段落 → AI 用找到的內容回答 → 同步附上政策連結或出處,方便顧客核對。
AI 客服 維運 陷阱

4. 維運與治理:把知識庫變成長期資產

角色與節奏

  • 跨部共治:客服+營運+品牌/法遵共同維護,避免單一視角 [5]。
  • 例行:每週小修、每月總檢、重大政策即時更新;每月跨部門回顧高流量與高風險頁。

KPI(例)

  • FCR、AHT、命中率、答案覆蓋率、有幫助率、搜尋無果比例、成本/答比(每次有效解答的平均 Token 成本)[3][13]。

常見陷阱與修正

  • 陷阱 1:只建、不養 → 解法:把維運寫進 KPI 與職責,固定節奏運行。
  • 陷阱 2:分類過度或名稱不清 → 解法:以顧客語言命名,用資料驅動精簡分類。
  • 陷阱 3:跨通路不一致 → 解法:以同一平台統一知識與規則,避免各通路各寫一套。
AI 客服成本 效益

5. 成本與效益:從建置到維運的保守估算

建置(一次性)

  • 內容彙整與撰寫、結構與欄位設計、文件上傳、RAG 索引、介面設定與測試。

維運(經常性)

  • 內容更新、索引重建與監控、報表優化;中型團隊常配置 0.5–1 FTE 專責知識治理(可分攤於客服/內容)[5]。
  • 中小企業可由客服主管兼任,每週 1–2 小時檢視、每月半天總檢。

成本控管重點

  • Token 成本依會話量、模型等級、回覆長度而動;用分層模型+精簡回覆+RAG 管線最佳化,兼顧品質與成本 [8][12]。
AI 客服 上線計畫 poc

6. 上線計畫與 PoC:1 個月驗證+擴充路線圖(以 Alta.DI 為例)

PoC 1 個月怎麼做(最容易成功的方式)

  • 選 2–3 條高價值情境(例如「訂單查詢、退換貨、出貨進度」),定義成功門檻(FCR、AHT、命中率)。
  • 建好首批文件(PDF/Excel/CSV/政策頁),完成上傳與切分,開啟 RAG 與來源引用。
  • 先在「Agent Assist(人機協作)」讓座席內測 1–2 週,品質穩定後再開放對客情境。

5–8 週擴充與分階段上線

  • 第 2 階段:把 FAQ 知識庫同步到 LINE 官方帳號、FB/IG、官網 Live Chat,並導入熱門問答快取。
  • 第 3 階段:與 CRM/訂單/物流 API 整合,讓 AI 不只會答,還能「查、寫、辦」(例如查訂單、改地址、試算運費)。
  • 全程加入風險控管:信心分數門檻、Fallback 安全回覆、人工接手、審計軌跡,以降低上線風險並保證可追溯性 [14]。
  • 以儀表板每週檢視成效,必要時調整 RAG 檢索策略、Chunking 長度與禁語庫。
  • 補充:視需求增加敏感詞過濾(個資、競品、負面用語)、多語言混雜處理(台灣常見中英夾雜)、情緒偵測(憤怒客戶直接轉人工)、法律免責聲明(醫療、金融、法律諮詢)

如果你正在規劃 AI FAQ 知識庫 建立,或評估如何把 RAG 與多通路接起來,歡迎預約 30 分鐘專業顧問快速評估 Alta.DI 是否能協助您。包含盤點需求、規劃文件與 KPI、估算 Token 與維運成本,並提供能在 1 個月內驗證的 PoC 計畫。

參考資料

[1] ICMI. Robus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an Cut Costs. https://www.icmi.com/resources/2023/value-knowledge-management-systems

[2] McKinsey. Gen AI in customer care: Early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. 2024. https://www.mckinsey.com/capabilities/operations/our-insights/gen-ai-in-customer-care-early-successes-and-challenges

[3] SQM Group. First Call Resolution. https://www.sqmgroup.com/resources/first-call-resolution

[4] Deloitte Digital. Global Contact Center Survey. https://www.deloittedigital.com/us/en/insights/research/contact-center-survey.html

[5] KCS v6 Practices Guide. https://library.serviceinnovation.org/KCS/KCS_v6/KCS_v6_Practices_Guide

[6] KCS Standard v6(PDF). https://www.thinkhdi.com/-/media/HDICorp/Files/Standards/KCS-Standard-v-6.pdf

[7] Morgan Lewis. Contact Center Transformation Trends. https://www.morganlewis.com/blogs/sourcingatmorganlewis/2023/11/contact-center-transformation-trends

[8] NVIDIA. What is Retrieval‑Augmented Generation? https://developer.nvidia.com/blog/what-is-retrieval-augmented-generation/

[9] LangChain Docs. Text Splitters. https://python.langchain.com/v0.2/docs/how_to/document_transformers/

[10] FAISS GitHub. https://github.com/facebookresearch/faiss

[11] Milvus Docs. Overview. https://milvus.io/docs/overview.md

[12] Haystack Docs. Retriever‑Generator/RAG Pipeline. https://docs.haystack.deepset.ai/docs/retriever-generator

[13] Call Centre Helper. What is Average Handle Time? https://www.callcentrehelper.com/what-is-average-handle-time-33285.htm

[14] ISO. ISO/IEC 27001 –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. https://www.iso.org/standard/27001.html

< 上一頁

歡迎您申請試用
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或申請試用帳號,請您填寫以下資訊,將由專人跟您聯繫!

Thank you!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!
Oops!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.